《茶葉》解構世界紅茶密碼
最近製茶公會茶訊月刊(八月份)刊載一篇有關紅茶的文章「紅碎茶,並不是你說的粉末茶」,勾起我一些有關紅茶分類的想法。
茶,是全球貿易商品之一,尤其是紅茶產業,因應其產業規模與拚配(Blending)所需,加上各種製茶技術的發展,生產者在茶名後面,通常會加上一串英文代號,其實就是茶葉等級與分類,這原本是指茶樹部位,後來演變成為紅茶分類標示的重要依據,特別是與英國體系息息相關的紅茶產業。
(上圖為臺紅茶業文化館茶箱圖片)
如果你在國外紅茶標示上,看到一串像密碼一般英文字母,例如,SFTGFBOP,你會不會好奇這代表什麼意思?其實,這並不難
S (Special) 特殊的
F (Finest) 最優良的
T (Tippy) 帶茶芽
G (Golden) 帶有金黃色
F (Flowery) 帶有花香
B (Broken) 碎形
O (Orange) 橙色茶湯
P (Pekoe) 白毫
(上圖引用wikipedia Tea Leaf Grading圖片)
也許你會問為什麼茶葉分級很重要?這些最簡單的分類及其含義,其實仍然提供了關於茶葉本身的許多的訊息,有助於了解茶葉的外觀、強度,香氣,甜度等方面的期望,在選擇茶葉時非常有用,例如碎形茶比全葉茶更濃烈,如果你正在尋找一種可以用於早上提神的紅茶,那麼你應該去喝一杯碎形紅茶(在等級中尋找BOP)。相反,如果你尋找一個相對醇厚和甜美的紅茶,帶有F或G等級的茶,也許更適合你。
最後要提醒一句,茶葉分級與茶葉本身優劣並無直接關係,茶的優劣更與價格無絕對關係,找到一杯適合你的茶,相信它就是一杯好茶。
《延伸閱讀》紅茶の等級 / TEA LEAF GR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