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化》聊聊臺灣茶葉包裝
談談茶葉包裝 茶葉在不同的時代,因應運輸或是商業需要各自被不同的材質與造型包覆著,外在的圖像設計更反應每個時代的發展變遷。茶葉雖然無法長久保存,但是我們卻能從過往的茶葉包裝一窺其中茶、歷史、包裝交織的餘韻。 談起材質,因不同階段而有不一樣的包裝需求,一般來說可粗分為製造、運...
《歷史》從一張 1792 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茶葉採購單談起
今天看到一份泛黃的歷史文件,為 1792 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茶葉採購單(purchase order for tea) ,薄博的一張紙片透露出許多有趣的茶貿易歷史,見證 225 年前的歷史片段。 首先映入眼簾,醒目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標誌,它主要是由兩隻金獅、盾牌、盔甲及聖喬...
《展覽》茶裝茶-茶包裝美學展 坪林茶業博物館
今日受邀參與坪林茶業博物館「茶裝茶-茶包裝美學展」的開幕活動及致詞,近三百年來,茶一直是個全球化貿易商品,既然是個商品,除了產品本身價值優劣之外,包裝就會是形之而外的重點,隨著時代的逐步演進,我們更可以從包裝中見證茶業時代的變遷與脈絡。...
《臺三線》大豹茶廠 vs. 日東紅茶
很多人都知道新北市三峽有座大板根森林溫泉渡假村,面積約17公頃,是臺灣唯一一座五星級渡假飯店,結合珍貴的原始亞熱帶雨林,以及天然優質無污染的「碳酸氫鈉鹽泉」溫泉,營造成媲美國家級自然生態公園的渡假園區。 其實,很少人知道大板根其實曾經是臺灣最重要的茶葉生產重鎮,日治時期,三...
《報導》進擊の第四代 建館辦展推文創 賣茶賣文化
蘋果日報【彭蕙珍╱台北報導】 羅一倫學的是資訊和法律,卻熱愛歷史,從小在茶人父親身邊,他了解家族在台製茶近百年歷史,2005年茶園原本外銷遇到瓶頸,他將部分廠房變成茶業文化館,去年和台大合辦「方寸藏香」特展,吸引大板根渡假村前來洽談合作,建茶葉歷史文化館、推出文創商品。茶文...
《臺三線》大溪老茶廠-百年文化
今日接受桃園客家雜誌張錦德先生專訪,談個有趣又值得深思的題目 大溪的茶業歷史與客家 大部分談論大溪茶歷史都是從大嵙崁的河運談起,然後提到角板山茶廠的日東紅茶輝煌紀錄,然而從我角度來看,關西龍潭茶業發展跟我息息相關不陌生,去年又對三峽大豹茶廠了一些研究與展覽,從兩鄰的角度及三...
《交流》茶與陶瓷
茶,可以是一種生活經驗 但是它根本上從來就是一種商品與貿易關係,茶與陶瓷器在貿易上有著緊密的關聯,透過跨界的交流,可以補足許多視角上轉折處。 鴻禧美術館佔地近千坪,是台北都會區知名的藝術據點之一,除作總體性的中國歷代陶瓷展示外,亦作專題性的展出,陶瓷研究,更達到學術性成果。...
《報導》日本皇室飲用的「獻上茶」來自新竹關西
作者: 周慧菁 2017-02-08 天下雜誌出版 大概很少人知道,7、80年前的關西,就已經很國際化了。當時這個人口不到三萬的小鎮,一年卻生產兩百萬斤的茶葉,外銷世界各地。其中,關西紅茶更獲選獻給日本皇室飲用的「獻上茶」。...
《講座》啜一口。回甘—臺灣茶葉的流金歲月
今日受邀坪林茶業博物館進行一場講座,在坪林茶博館充滿茶香與雅緻的茶空間中,以「啜一口。回甘—臺灣茶葉的流金歲月」為主題,進行茶文化的對談,內容由臺茶歷史的縱深切入、從茶葉貿易、產業轉折、茶文化的角度娓娓道來,搭配精彩的影像資料,分享臺灣茶業今昔面貌,以及外銷的黃金歲月,讓聽...
《文化》十八世紀有關中國製茶過程的蓪草紙畫
18th c. gouache on pith paper, collection of Peabody-Essex Museum -收藏於皮博迪‧艾塞克斯博物館 「蓪草紙」是用植物蓪草做成的,可以在上面寫字與畫畫,蓪草紙畫見證了18及19世紀東方的社會與文化歷史,對研究近...